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七味姜黄搽剂
七味姜黄搽剂

七味姜黄搽剂

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

通用名称:七味姜黄搽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149

生产企业: 贵州双升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苗医: 中医:清热祛湿,活血消痤。用于湿热郁肤所致的粉刺(痤疮)。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七味姜黄搽剂
七味姜黄搽剂
硫唑嘌呤片
硫唑嘌呤片
主要成分

姜黄、重楼、杠板归、一枝黄花、土荆芥、绞股蓝、珊瑚姜。

硫唑嘌呤。化学名称:6-[(1-甲基-4-硝基-1H-咪唑基-5-)硫代]-1H-嘌呤。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9H7N7O2S分子量:277.27

生产企业

贵州双升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5149

国药准字H31021423

说明
作用与功效

苗医: 中医:清热祛湿,活血消痤。用于湿热郁肤所致的粉刺(痤疮)。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用法用量

外用。用棉纤蘸取本品涂患处,一日2~3次。

1.口服每日1.5mg~4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2.异体移植,每日2mg~5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3.白血病,每日1.5mg~3mg/kg,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副作用

尚不明确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禁忌

儿童注意事项: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可致畸胎,孕妇忌用 老人注意事项:

成分

苗医: 中医:清热祛湿,活血消痤。用于湿热郁肤所致的粉刺(痤疮)。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药理作用

在体内几乎全部转变成6-巯基嘌呤而起作用。由于其转变过程较慢,因而发挥作用缓慢。它能抑制Friend白血病,抑制病毒对小鼠的感染,使脾脏肿大得到抑制,使脾脏及血浆内病毒滴度下降。大鼠长期腹腔注射本品达4~5个月时出现体重下降、严重贫血和网织细胞增加。家兔于妊娠早期给予本药,可引起畸胎,主要是肢体发育受到影响。可通过对RNA代谢的干扰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若小剂量长期存在于培养基中,可抑制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杀伤细胞作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烟酒、辛辣、酸、油腻及腥发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切忌用手挤压患处。4.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5.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7.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必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8.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并向医师咨询。9.用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0.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2.儿童必须在

致肝功能损害,故肝功能差者忌用,亦可发生皮疹,偶致肌肉萎缩,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