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非处方 非医保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037

生产企业: 河南圣凡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心内膜炎、骨及关节感染。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甲氨蝶呤片
甲氨蝶呤片
主要成分

头孢地嗪钠。

甲氨蝶呤。

生产企业

河南圣凡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23037

国药准字H19983205

说明
作用与功效

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心内膜炎、骨及关节感染。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1.0g本品溶于4ml注射用水,或2.0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于3~5分钟内注射。静脉输注:1.0g或2.0g本品溶于40ml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

口服成人一次5mg~10mg(2-4片),一日1次,每周1~2次,一疗程安全量5...

副作用

1.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2.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1、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常见,偶见伪膜性或出血性肠炎等;2、肝功能损害,包括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增高,长期口服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肪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变;3、大剂量应用时,由于本品和其代谢产物沉积在肾小管而致高尿酸血症肾病,此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尿少、氮质血症甚或尿毒症;4、长期用药可引起咳嗽、气短、肺炎或肺纤维化;5、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长期口服小剂量可导致明显骨髓抑制,贫血和血小板下降

禁忌

成分

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心内膜炎、骨及关节感染。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药理作用

本品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具广谱抗菌作用,对多数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本品主要对多种G+和G--菌和厌氧菌有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即可作为一种生物应答调节剂(BRM),使体内CD4增加,从而使CD4/CD8值增大,起协同杀菌作用。本品对类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粪肠球菌、李司忒氏菌属、支原体、衣原体无效。本品作用机制为本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

四氢叶酸是在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重要辅酶,本品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此外,本品也有对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但抑制RNA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则较弱,本品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G1S期的细胞也有延缓作用,对G1期细胞的作用较弱。

注意事项

1.本品溶解后应尽早使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6小时,2~8℃冰箱中不得超过24小时;  2.在葡萄糖溶液中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应立即注射;  3.不易溶于乳酸钠溶液中;不能与其它抗生素在同一溶液内混合;  4.与青霉素或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  5.儿童中使用本品尚无临床经验;  6.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7.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保留静脉插管或重新建立静脉插管,保持病人卧位,双腿抬高,气道通畅;紧急时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继而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如2

1、本品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较烷化剂为轻,但长期服用后,有潜在的导致继发性肿瘤的危险;2、对生殖功能的影响,虽也较烷化剂类抗癌药为小,但亦可导致闭经和精子减少或缺乏,尤其是在长期应用较大剂量后,但一般多不严重,有时呈不可逆性;3、全身极度衰竭、恶液质或并发感染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本品。周围血象如白细胞低于3500/mm3或血小板低于50000/mm3时不宜用;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