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慢性胃炎通常以中药治疗为主,并结合针灸、推拿、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体质辨证选择。
1、中药治疗
根据证型不同,可选用不同方剂。脾胃虚寒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温中健脾;肝胃郁热者可用左金丸清肝和胃;胃阴不足者可用沙参麦冬汤滋阴养胃。中药需由医师根据舌脉变化动态调整剂量和配伍。
2、针灸治疗
常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通过毫针刺激调节胃肠蠕动、改善黏膜血流。实证患者可配合电针加强刺激,虚证患者可配合艾灸温补,每周治疗2-3次效果较佳。
3、推拿疗法
运用摩腹、按揉脾俞胃俞等手法,每日早晚各操作10分钟,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配合点按公孙、梁丘等特定穴位,可有效缓解胃脘胀痛症状。
4、饮食调理
主张少食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推荐小米粥、山药羹等平补之品,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胃酸过多者宜食苏打饼干,胃胀者可用陈皮代茶饮。
5、情志调节
通过五音疗法、冥想等方式疏解焦虑情绪,肝郁气滞者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每日晨起练习15分钟有助于气机调达。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胃镜复查评估病情,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清热解毒类苦寒药物。可记录每日饮食、症状变化供医师参考,中药调理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需配合作息规律才能取得持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