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身体恢复需结合伤口护理、适度活动及营养支持。术后早期需关注切口愈合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逐步恢复盆底肌功能。
术后24小时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形成,48小时后尝试床旁站立并缓慢行走。切口部位每日消毒并观察渗液情况,使用医用腹带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饮食遵循“渐进式恢复”原则,初期以流质为主,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哺乳期产妇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但需与镇痛药物间隔服用。出现异常宫缩痛、恶露异味或切口红肿热痛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术后42天应进行妇科超声和盆底肌力评估。
建议产妇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哺乳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低热或排尿灼痛需立即就医。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特别是抗生素和镇痛药物不得自行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