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情况通常通过生理指标、症状观察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子宫复旧进度、伤口愈合状态、基础代谢水平是核心评估维度,需结合个体差异动态监测。
子宫体积缩小至孕前状态约需6周,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宫腔内有无胎盘残留。阴道恶露颜色由鲜红逐渐转为淡黄至消失,异常出血或异味需警惕感染风险。会阴或腹部切口红肿渗液提示愈合不良,伴随发热可能发生产褥感染。血压、血糖等指标波动需排除妊娠期并发症的延续影响。盆底肌张力检测能反映尿失禁风险,自主收缩力低于3级需干预。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性疲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具有指导意义。情绪评估量表可筛查产后抑郁倾向,超过EPDS评分13分建议心理干预。
产后42天应完成系统复查,重点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B超结果。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如缩宫素促进宫缩、头孢克肟控制感染、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下肢肿胀疼痛或情绪持续低落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危急状况。